My Random Musings

Powered by Stuff-a-Blog

星期四, 9月 20, 2007

痛風的成因探討與調養參考

痛風的成因探討與調養參考

根據西醫的觀點,尿酸的生成或排出減少時,均可引致血液中尿酸鹽的濃度增高。一小部分原發性痛風症患者,尿酸的產生並不增多,高尿酸的形成主要是因腎臟的清除功能減退所引致。

一般常見的痛風分為急性與慢性。

  1. 首次痛風急性發作:多在持續高尿酸血症達兩年左右才會發作,首次發作經常只是警訊,不少患者首次發作後,短則半年、長則數年才會出現第二次的發作。如果對於高尿酸血症仍然沒有積極治療,在第二、三次發作以後,發作頻率就會大大提高
  2. 急性痛風:發作持續數天至數星期便可自然好轉而痊愈,關節活動可以完全恢復,僅留下發炎後皮膚色澤改變的現象。多數病者會在一年內復發,以後發作頻頻、愈來愈嚴重、受累的關節會愈來愈多,引起慢性關節炎及關節畸形,這便是慢性痛風性關節炎了。多發於下肢的關節,典型的發作是來得很急,患者夜間上床時可以完全健康,但到了半夜會因為腳痛而驚醒,在數小時內便發展至最高峰,關節及周圍的組織會出現明顯的紅腫、發熱和疼痛,痛楚非常,甚至不能蓋被。除了關節痛之外,亦可伴有頭痛、發熱、白細胞增高等全身症狀。半數以上的患者首發於拇趾,其他常會發作的部位包括:跖趾、踝、膝、指、腕、肘關節等
  3. 經常性發作:人體會長期保持在發炎狀態,針對痛風急性發作的止痛藥、秋水仙素,加上降尿酸藥的長期服用,體內自由基的濃度通常累積比較多。
  4. 慢性痛風:以痛風石及慢性關節炎為主要表現。尿酸鹽的結晶可在關節附近肌腱、腱鞘、及皮膚結締組織中沉積,形成黃白色,大小不一的隆起贅生物即所謂的痛風結節,又稱為痛風石,小如芝麻,大如雞蛋,常生於耳輪、前臂後部、腳趾、手指、肘部等處,但不會累及肝、脾、肺、中樞神經等系統。
  5. 併發症:高血脂症、糖尿病、高血壓、腎功能障礙、腎結石
  6. 根據國家衛生研究院的研究顯示:
  • 國內目前30歲以上的男性人口中痛風的盛行率竟高達3.3%,這個數字甚至是歐美日等先進國家的5~10倍。
  • 台北市立和平醫院痛風科主任陳峙仰醫師根據該科過去二十年收集約26000名痛風患者的資料分析顯示,近十年來台灣痛風的發病年齡是越來越下降,目前最容易發生痛風的年齡層已經下降到三十幾歲。這表示隨著經濟的高度成長,國民對動物性蛋白、高熱量食物的攝取量逐年增加,使得肥胖的人口越來越多、越來越年輕化,迫使尿酸過高的人口急遽上升

一般西醫對痛風的治療藥物:
  1. 消炎止痛劑: 急性發作期必須服用止痛劑,以使關節發炎快速控制下來;但是有胃潰瘍或腎臟功能不佳者則必須小心使用。
  2. 秋水仙(素):對於急性痛風發作非常有效,但是毒性甚多,容易引起拉肚子、嘔吐等腸胃不適症狀。
  3. 類固醇:只有在上述兩種藥物都無效或禁忌時方可使用,但容易有月亮臉、骨質疏鬆症、腎上腺功能抑制等副作用,必須在醫師指示下小心使用。
  4. 降尿酸藥物:大致可分為抑制尿酸合成及促進尿酸排泄兩類藥物,是長期根本控制血液尿酸值的藥物。Ex:尿酸寧錠(本普麻隆)
由上可知,一般西醫開給痛風病患的藥物,都只是作用在抑制你的疼痛及降低尿酸,並不是真正地去探究患者罹患痛風的真正原因,所以必須長期服用甚至一輩子都必須靠藥物。
請注意:幾乎所有的降尿酸藥物都有很強的肝毒性!



現代醫學認為痛風的直接原因是尿酸引起的,但對於尿酸的成因就沒有再深究了。同時斷言痛風是無法根治的疾病,而且致病的原因永遠存在。

再看治療所用的藥物,幾乎全是化學藥劑,最難以讓人接受的是最終明確告知我們,所有這些治療和預防的措施可能會無效。

中醫的觀點,痛風並沒有那麼悲觀,根據經驗,痛風的人多半有兩個共同的症狀:
  • 身體經常處於心包積液過多的狀態
  • 肝熱的狀態
其中心包積液過多是身體的常態,肝熱則是由於過度勞累或情緒壓力引起的,當肝熱出現時就發病。

痛風的患者多半都有腸胃的問題-->腸胃的問題會導致心包積液過多的症狀-->心包積液過多會導致心臟泵血能力的低落-->使得血液無法送到處於微血管末梢的關節-->造成關節部位垃圾的堆積。

尿酸晶的形成則和肝熱有密切的關係,肝熱的人小便特別黃而味重,小便中尿酸晶的比例特別高,這些尿酸堆在關節中會造成痛風,堆在腎臟裡則成為腎結石。

瞭解了造成痛風「因」,我們知道痛風並不是不能根治,但是需要有耐心的調養。除了多休息跟原本進行的藥物治療外,可參考配合以下的調養方式:


一. 內在營養補充
  1. 補充含Omega-III多元不飽和脂肪酸深海魚油,及含有唯一不會提高發炎反應的omega-6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的月見草油或琉璃苣籽油,具有降低體內前列腺素發炎因子的濃度,對於經常性發作的痛風患者,具有緩解疼痛及降低發炎程度的作用。
  2. 月見草油或琉璃苣籽油若不好找,單只每天補充含2000毫克omega-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深海魚油,也一樣能達到相當的抗發炎作用。
  3. 經常性發作的痛風患者,人體長期保持在發炎狀況下,針對痛風急性發作的止痛藥、秋水仙素,加上降尿酸藥的長期服用,體內自由基的濃度通常比較高,補充含抗氧化劑葡萄籽萃取物、松樹皮萃取物OPC、及體內合成抗氧化酵素SOD需要的硒及鋅,能有效的保護細胞,降低自由基對人體的傷害。
  4. 補充能使體內泛酸(維生素B5)功能加乘的營養素:維生素B群維生素B6、B12、葉酸、維生素C。
二. 外在飲食調整
  1. 任何藥物皆會大量消耗奇妙酵素,平日多吃含有豐富奇妙酵素的新鮮蔬果,「奇妙酵素」=自癒力,執掌免疫力、生命力,以及幫助細胞修復、再生的, 正是各種酵素。
  2. 櫻桃或草莓可以中和尿酸。避免果糖、蔗糖和酒精(特別是啤酒)。
  3. 尿酸高的人要多喝水,充足的水份幫助尿酸的排出,並可稀釋尿液,防止結石,避免對腎臟之損害。每天飲水份量應該至少2000㏄,也可飲淡茶等飲料,但不宜過濃。
  4. 調養初期建議仍避免海產、雞肉、牛肉、動物內臟、紅肉、雞肉、菇類、青魚、鯖魚、貝殼、花生、豆類、豌豆、菠菜、酵母、高湯、火鍋等等高普林食物,但是調養一段時間即可發現慢慢已經可以不忌口了,不過動物性蛋白質還是建議不宜攝取過多,一般建議佔全部飲食的15%。
三. 血氣調養:
  1. 作息正常,11點以前上床睡覺,睡前一小時喝500cc的水,但是不要吃其他東西,不要熬夜、避免加班、工作時間過長、過度勞累,注意舒緩自己的壓力。
  2. 疼痛發作時尿酸晶已經存在關節裡,要緩解其疼痛,首先要使之排出,至少離開原來的位置。這時按摩心包經,使心臟恢復正常的能力,將血液送至關節,才能使尿酸晶移動,甚而排出,症狀即能緩解。
  3. 按摩的順序是先按崑崙,再按膻中,再按內關,以及心包經其他的穴位。由於發病時這些穴位都是不通的,因此按起來一定特別痛。這種按摩是痛風患者每日必做的功課,只要經常按,疼痛幾乎不會發作。長期下來不但新的尿酸晶不會在關節處堆積,原來堆積的尿酸晶也會愈來愈少,甚至變形的關節都有可能慢慢恢復。因此這個方法可以說是標本兼治的手段。
  4. 消除肝熱的產生,這就需要用到一式三招的另兩招,早睡和敲膽經了。當血氣充足時,身體是不容易產生肝火的。因此,改變生活作息也是治療痛風最根本的手段之一。
  5. 當痛風發作時,還可以利用熱水泡腳緩解肝熱,或者其他章節所提到的按摩或針灸太沖穴也是消除肝熱很好的方法之一。
  6. 在我們的經驗裡,利用一式三招來對治痛風是非常簡單而且有效的方法。而且這種方法,可以快速消除痛風,如果按摩技術良好,徹底使心包經通暢,一次的按摩有時可以達到一星期都不會發作的良好效果。
  • 崑崙穴:位於腳踝外側,在外踝頂點與腳跟相連線的中央點。(或足外踝後方,當外踝尖與跟腱之間的凹陷處)




  • 膻中穴:腹中線與兩乳頭連線之交點,女性取第四肋間隙之中間取穴。大拇指指腹以上下方向稍用力揉壓,每次約五秒,休息三秒,共約五回,可自己體會斟酌加減時間或次數。




  • 內關穴:正坐或仰臥,仰掌的姿勢,內關穴位於前臂掌側,從近手腕之橫皺紋的中央,往上約三指寬的中央。(或當曲澤與大陵的連線上,腕橫紋上2寸,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


  • 心包經:可用甩手方式刺激到心包經。






  • 膽經:稍加施力敲打臀部與大腿外側。



  • ­以上部分資料來自於吳清忠老師「人體使用手冊」、新谷弘實醫師、營養免疫學、及營養師所提供之資訊。
  • ­此調養方法的中心觀點在於:
    • 99%的疾病在於自身免疫系統太弱,提升免疫系統的功能才是得到真正健康的一把鑰匙。
    • 充分運用人體自我修復的能力。

星期二, 9月 11, 2007

免疫細胞長什麼樣子?

根據維基百科:
免疫系統是一個個體能辨識出「非自體物質」(通常是外來的病菌)、從而將之消滅、排除的整體細胞反應之統稱。它能從自身的細胞或組織辨識出非自體物質(小從病毒,大至寄生蟲)。辨識出外來物的困難在於病菌能適應並演化出新的方式來成功地感染宿主。
為了解決這困難,宿主演化出能辨識並有效中和病菌的機轉。即便是單細胞生物如細菌也有特別的酵素來對抗病毒的感染。其它演化自古代真核生物的基本免疫機制則保留在如植物、魚類、爬行類及昆蟲的後代。

血液裡有紅血球與白血球,大部份的白血球都是免疫細胞。

免疫細胞可分為:
1. T細胞:T細胞受訓於胸線
2. B細胞:B細胞生長於骨髓
3. 巨噬細胞:巨噬細胞則是人體的垃圾車

B細胞的主要功能是產生各種各類的抗體,就像軍隊裡面的武器,讓身體抵禦外來的病毒。人類的B細胞可以生產超過十億以上不同種類的抗體


接下來,我們將透過一萬八千倍的電子顯微鏡放大 ,來了解免疫細胞在體內工作情形。

這是血液裏的巨噬細胞正在吞噬血管內的異物

這是肺部的巨噬細胞 。當我們吸一口氣,就會有外來物(如:大腸桿菌)進入肺部。

巨噬細胞像龍蝦般有觸鬚,可以勾住大腸桿菌,接著張開它的大嘴巴把大腸桿菌吞進去,並排出體外,像痰、鼻涕......
另有一種巨噬細胞,可以吞噬石棉纖維


電子顯微鏡下的淋巴細胞,是人體免疫系統的主要組成。

掃描電子顯微鏡圖像一個中性粒細胞(黃色),吞噬了炭疽熱細菌(橙色)。

布魯西說:
我們每個人都有感冒的經驗,思考一下:
生病吃藥會好嗎?是藥物治好感冒的嗎?
事實上,藥物只是能夠:
"控制"病情、減輕痛苦

如果吃藥真的能治好病,為何醫院總是大排長龍呢?(我們也同樣有這種經驗......)
所以,陳博士說:感冒是我們的免疫系統治好的!

包含:
新古弘實醫師「人類生存全拜微生物之賜」
吳清忠老師「人體的修復能力」「現代醫學低估了人體的智慧」
黃國棟博士「脊髓神經是大腦與各器官之間的資訊通路」
等等雖然是支持各自不同領域的理論跟實際經驗,但仔細觀察,會發現卻是萬法歸宗地,都在講「人體有自癒能力」這件事。

營養免疫學 # 3 免疫系統的功能

今日醫學界已經證明 ,幾乎所有的慢性疾病都與免疫系統有關,也就是說人類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疾病都是免疫系統失調所造成的 !

免疫系統可分二部分:
1. 中央淋巴器官:包含胸腺及骨髓
2. 週邊淋巴組織:包含脾臟,全身淋巴結等

最近醫學報告指出 ,許多以前被認為無用的器官如:
胸腺 、扁桃腺 、盲腸 ,都是免疫系統重要器官

免疫力差會發生什麼事呢?
1. 跟流行 :每波流行性感冒一定中獎
2. 慢慢走 :別人感冒一個星期痊癒,自已感冒要拖半個月以上才痊癒
3. 再來一次 :同一波流行性感冒重覆被感染

而免疫系統錯亂會發生什麼事呢?
退化性關節炎 、糖尿病 、過敏性鼻炎 …

免疫系統有四大功能:
1. 攻擊 產生抗體摧毀細菌、病毒
2. 清除 像垃圾車一樣會清除體內垃圾
3. 記憶 例如施打疫苗
4. 修復 修補受傷的組織

下一次的免疫學議題,我們將會看到免疫細胞長什麼樣子,並瞭解到他們是如何保護我們的身體的。

營養免疫學 # 2 疾病真正的病因為何? ( 陳昭妃博士)

疾病真正的病因為何?
今天科學家們已經改變研究方向了,我們的研究方向已改變說真正的病因在於一個人抵抗能力的強與弱。我舉個例子,今天在報紙上你所看到各種防止愛滋病擴張的一些廣告,上面一定會提到一各病毒叫做HIV的病毒,這個病毒他們說因為這個病毒所以造成愛滋病。

但是你知道嗎?我並沒有在任何醫生報導上看到有任何一個實驗上面寫著:"HIV病毒製造愛滋病" 。我們看到的是"所有有愛滋病病狀的病人的體內都有HIV病毒的存在"這兩者是完全不一樣的意思。譬如說有一堆垃圾自然而然會有一堆蒼蠅,但並不表示蒼蠅製造了垃圾。以前我們就認為蒼蠅是真正的病因,於是趕緊去發明一個化學武器來殺死蒼蠅,但垃圾裡又跑出蚊子來,於是再發明一個化學武器來把蚊子毀滅掉,但垃圾裡又跑出蟑螂來,於是我們又繼續用化學武器來撲滅蟑螂,等到殺完蟑螂,不久垃圾又跑出老鼠來了。換言之,這是永無止境的。因為真正的病因不是一隻蒼蠅,不是一隻蚊子,也不是一隻蟑螂,真正的病因在於這一堆垃圾。今天科學家認為發明一個化學武器來把蒼蠅毀滅掉是很重要的,但是它卻無法根根本本把我們的疾病給治好,無法真真正正的讓我們得到健康。我們要得到健康,就一定要把垃圾清掉。

真正的病因在於自身免疫系統太弱
於是今天所有科學家們開始研究基本的免疫學。因為免疫系統是我們人一生下來就有的功能,它有兩大功能:清除、抵抗。 (待續......)

星期六, 9月 08, 2007

OMEGA-3不飽和脂肪酸 深海魚油對健康的好處

魚油對健康的好處,魚類動物性脂肪能促進血液循環!
光田綜合醫院 柯萬盛醫師

營養調理魚油包含EPA(eicosapentanoic)和DHA(docosahexanoic),它們都是屬於omega-3不飽和脂肪酸。大部分魚油含有 18%EPA及12%DHA,omega-3脂肪酸能減少一群叫三酸甘油脂的脂肪,血液中三酸甘油脂過高的時候會破壞身體崩解血塊的能力,易導致心臟病發作的風險,提高血塊的產生。

以動物性脂肪為主的愛斯基摩人,它們的心血管疾病的罹患率卻很低,研究報告指出,原因是因為它們所食用的魚類大部份是深海魚類,如鮭魚、鯖魚之類的食物,它們是愛斯基摩人的脂肪來源,這種魚油中富含omega-3的脂肪酸,能在血液中迅速的被吸收,促進血液流通,減低血液在血管中的凝結及血管壁的黏附,防止血栓的形成,有助於心臟和血管系統功能的正常運作。

魚油脂功能

一、增加記憶力:
由飲食中攝取而得的部份必須脂肪酸,會在體內合成為妨礙血液循環、擾亂免疫系統及加速血脂生成的不良物質,而EPA和DHA可以阻斷這些不良物質在人體內形成。

此外,必須脂肪酸的攝取量若是不足時,會造成神經細胞病變,而響記憶及行動的功能,而EPA和DHA正可作為補充必須脂肪酸的良好來源魚油的EPA、 DHA對胎兒及嬰兒腦部也是有影響,它們在體內主要存在於腦部、視網膜;魚類中所含的EPA、DHA較多,適量攝取有助於嬰幼兒腦部之發育,魚肉是比陸生動物的肉,為更好的健腦食物。

二、減緩經痛:
omega-3脂肪酸的作用在於它可以抑制前列腺素的形成,前列腺素是一種局部性的荷爾蒙,它能夠引起發炎,破壞動脈、關節,甚至促發癌細胞發展。omega-3的作用,可以減低過多前列腺素所造成的生理破壞,所以對經痛的現象具有減緩的效果。

三、降血脂:
1991年,發表在新英格蘭醫誌(N Eng J Med)上的報告指出,高血脂病人在接受以魚油為主的飲食治療後,不但達到降低血中膽固醇的效果,而且優質血脂HDL(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增加,而劣質血脂 LDL(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則減少了。

LDL乃負責將膽固醇自肝中帶往肝外的周邊組織,會造成血液循環中血清膽固醇量增加,HDL則將沉澱於身體組織中的膽固醇運至肝臟,使之轉化成膽汁酸,由腸道排泄。所以HDL是有益的膽固醇,LDL是有害的。

四、消炎作用:
魚油的消炎作用比較少為人知。但是在1982年發表於「美國國家科學院研究期刊(Proc Natl Acad Sci)」的研究報告及其他四組研究人員在1987年到1990年間進行的臨床人體試驗的結果都指出,魚油會減少發炎前驅物質的生成,所以可改善紅、腫、疼痛等發炎帶來的不適。

關節炎、牛皮癬、消化性潰瘍的病人來說,搭配魚油的飲食治療,可以降低病人對止痛消炎藥物的依賴劑量,因此而減少了藥物傷胃傷肝的副作用。

五、降血壓
魚油富含多元不飽和脂肪酸,我們最常聽說的DHA及EPA就是多元不飽和脂肪酸之一。多元不飽和脂肪酸是構成前列腺素前驅物質,前列腺素的功用可以使血管的肌肉鬆弛、增加體內鈉質排除,所以有降低血壓效果,但是建議飲食中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和飽和脂肪酸比例,以1:1為最好。

六、抗癌:
過去研究曾指出魚油可能能抗癌,魚油中的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對於癌細胞具抑制作用,能緩慢癌細胞蔓延的速度 ,而精胺酸則是一種常見的氨基酸,研究指出它能夠提昇免疫力,對於抗癌可能有幫助。

星期四, 9月 06, 2007

整脊觸診技術的重要

整脊觸診技術的重要

CHIROPRACTICE三不做原則第二條「不瞭解問題所在不做」,此原則明確指出觸診的重要性,觸診若無法立即點出患者的問題,是不可能做好「整脊術」,甚至安全性亦較差;透過徒手「觸診」,患者是否會引起頭暈、頭痛、心悸、胸悶、氧氣不足、長年腰酸?甚至長期氣喘、內分泌失調、骨質疏鬆?大都可由觸診了解程度;過去運動來的傷害、長期的姿勢不良?亦可由觸診了解;最重要的是「整脊術」只是幫助患者解決了「目前」的問題,如何教育患者正確的脊椎知識、飲食習慣、營養、姿勢及運動等,才是「一輩子」協助患者的問題。

  • 一般人對整脊的了解非常少,很多推拿或國術手法等等都讓消費者以為是整脊,而整脊與推拿也難完全分別,媒體經常報導整脊(其它手法居多)出問體,所以術者給人的信心相當重要:觸診後須指出患者問題在那?酸痛多久?那些運動傷害?腰或腳踝是否易扭傷?……太多患者自己了解的「自覺症狀」,其實並不太正確,目前絕大部份的人活動及運動不夠,幾乎每人或多或少都有些脊椎的問題。
  • 脊椎側彎的判斷:一般的脊椎側彎都因胸椎而造成,因為胸椎「前接胸骨,後接肋骨」,常年活動不良或受力不均造成,胸椎側彎又引起頸椎及腰椎的不平衡受力,長期引起代償性的側彎,所以側彎調整的重點在胸椎及肋脊關節;有少部份的「側彎」容易誤判,因為從背部觸診是側彎,其實是「傾斜」,(注意:胸椎單節的移位,絕大多數是轉位)可由脊突兩側按壓肋脊關節的高低判斷,此時調整的重點不同,才不會事倍功半。

(資料來源:黃國棟博士)

僵直性脊椎炎與整脊的效果關係


僵直性脊椎炎與整脊的效果關係

1.僵直性脊椎炎乃由症狀分類定位的疾病,除自體免疫失調引起以外,血液的不正常「長期供應脊椎的營養缺失」也會引致僵直性脊椎炎,小時候服用太多的藥物也會引致僵直性脊椎炎,長期的慢性病亦引起脊椎進行性的僵硬。

2.人是動物,在設計上是每一節脊椎獨自分離,且維持一定的活動性,脊椎的僵硬必然引起「供電的不正常」(脊椎神經如同電力系統),所有軀體及內臟器官的功能必受影響。

3.全身脊椎的僵硬在整脊效果上會比較緩慢,而且要完全恢復100%健康極不易,因為造成僵硬的原因須去除才可能100%正常,所以整脊的意義在改善受影響的驅體及器官功能,技術上以一般的手法改善不易,必須考慮到椎體周圍的組織結構─韌帶及肌肉、關節,尤其注意被覆神經根的軟膜組織,做每一節間的深層挫動舒緩,因患者長期的僵硬姿勢,很多深層的相關僵硬肌肉亦是術者的重點。在臨床上,「功能性」的僵直性脊椎炎患者效果很好,幾乎與一般人無異,不但不進行惡化,其餘健康情況(如胸痛、沒胃口、體力很差)也獲得改善,「器質性」的僵直性脊椎炎則初期改善較易,爾後進步很緩慢,且調整的難度高。

(資料來源:黃國棟博士)

星期二, 9月 04, 2007

牛奶造成骨質疏鬆?骨質疏鬆症的真正原因

骨質疏鬆症的真正原因

骨質疏鬆對目前社會所造成的壓力
停經後的婦女因骨骼礦物質流失而導致長期對對痛是很普遍的,同時他們經常容易骨折他們通常都會變矮,對越來越駝,因為被削弱了的骨椎就是無法支撐身體的重量。這不單單是身體形態不好看而已,內部的器官因為增加的壓力也會無法正常發揮他們的功能。

在美國有整整百分之2560五歲以上的婦女有所為骨骼礦物質流失的現象,美國人還為此特別取得一個名稱叫做骨質疏鬆症。一般來說被診斷為骨質疏鬆症的患者一定已經失去了百分之5075的骨質。所以在美國每四個65歲的婦女中就有一個已經失去了百分之50的骨質密度。在今天的美國死於骨質疏鬆症的人比死於乳癌及子宮頸癌的人加起來還多


是一種緩慢的致病過程及所顯現的病兆
但鈣質的流失是一種緩慢漸進的過程,要持續一段時間才會很明顯的顯現出來,其實在骨質疏鬆的過程中身體發出了很多訊號來警告我們身體裡面的鈣質開始流失了,最明顯的現象就是牙齒脫落蛀牙、或指甲長的不平整,但是我們一般人都不會加以注意。

當骨質逐漸消失的最終結果,我們的骨頭即使在輕微的刺激下,都可能折斷,即使是輕輕的一捏都可能使肋骨折裂。


為何鈣會從骨頭裡流失
我們血液所含的鈣絕對是比骨骼所含的鈣要來 得重要,我們的身體需要鈣在血液來作一些維持生命所必須的運作(生化反應)。例如控制肌肉收縮包括心臟,血的凝結,傳送神經衝擊還有其他一些重要的工作,當身體為了某些原因需要補充血液的鈣時,他就把骨骼當作是儲存鈣的銀行,便會將鈣從骨骼面抽取出來。


缺乏鈣的真正原因
由新世紀飲食的186頁的圖表來看,我們可以看到五 個不同研究小組所做的實驗,高、低蛋白飲食對鈣平衡的影響。在這個圖表之中我們可以發現除了補充鈣質之外,低蛋白飲食是一個最重要的關鍵。即是說如果你攝取的是高蛋白飲食,不論你怎麼補充鈣質,骨骼吸收鈣的能量是負成長的;不論我們攝取多少的鈣質,若食物所含的蛋白質越高,流失的鈣質也越多。


其原因就是蛋白質是一種酸性物質,當體內攝取過多蛋白質時,身體為了維持血液的酸鹼度,身體的智慧系統會將骨骼的鈣(身體最大量的鹼性物質)抽取出來而平衡所謂的酸性物質。


什麼是所謂的酸性食物(高蛋白食物)
所以我們必須來探討什麼是所謂的酸性物質;或是所謂的高蛋白食物。
在新世紀飲食的199頁有一個圖表,標題是特定食物形成酸鹼的能力,可以看到 :

  • 形成酸性的食物有燒烤雞、烤牛排、水煮瘦火腿、水煮蛋、和乳酪等。
  • 形成鹼性物質的食物有新鮮生碗豆、蘋果、番茄、紅蘿蔔、馬鈴薯、杏仁、葡萄乾及水煮菠菜等。
  • 我們可以很清楚地分別出,植物性的食物是主要鹼性食物來源,而動物性食物卻是造成身體酸性化的元兇


這裡有一篇節錄自防癌之道52則的文章可以作一很詳盡的解說。

了解奶製品(節錄自防癌之道52則第24-了解奶製品)

關於蛋白質
人們曾經認為奶製品對於人類健康是不可少的,因為它們含有大量的蛋白質和鈣質。蛋白質的重要性雖然有其科學的根據,但由於對奶製品商和肉品商作為廣告的基本手段,這一原本很合理的營養學觀點已被濫用和歪曲了。而我們現在明白了:含量過高的動物蛋白會對人體沒有什麼好處。高蛋白食物會阻止腎臟對鈣質的再吸 收,並導致該從尿中流失。此外,高動物蛋白的食物是某些癌症的發病原因。因此,過量食用此類蛋白質實在使不智之舉。

奶製品是完美的食物嗎?
奶製品也含有很多脂肪和膽固醇。他們增加了許多類型癌症以及心臟病的發病危險。除此之外,奶製品還可能是兒童和成年人的過敏症的最重要原因,人們對此尚未給予充分的注意。
最近,挪威有一研究表明,好多個國家的奶製品大量消耗與當地年輕人的糖尿病有密切的聯繫。此外,美國科學會現在也已經建議:九個月以下的嬰兒不得餵食全奶,因為它會引起嬰兒貧血症。

註:依防癌長鏈梅襄陽醫師的經驗,很多媽媽來聽演講之後,將小孩的乳製品斷掉,小孩的過敏性鼻炎或皮膚炎都有相當好的改善。


關於鈣質
補充鈣質的說法,長期以來成為奶製品為不可或缺的食物的主要理由。大家都擔心鈣缺乏將導致骨質疏鬆、骨骼容易折裂以及隨著老年化而彎腰駝背等。食物中缺乏鈣質,確實會產生骨質疏鬆症的毛病。但是,重要的是在於認清導致骨質疏鬆的因素有許許多多,諸如:缺乏運動、蛋白質攝取過量,荷爾蒙不協調,缺乏維生素 D,抽煙以及其他的生活方式的問題。


結論
過量蛋白質是骨質疏鬆症的主要成因,一天所應攝取的蛋白質量,應以自己的體重乘以0.6則是自己身體所能消耗的最大蛋白質量。過多則經由淋巴系統排除,形成所謂的黏液。比如說一個女生50公斤,則應攝取的最大量則為 50X0.6=30公克。


實驗一
親愛的朋友,如果您或您的小孩有所謂的過敏症,不妨作個實驗看看,將牛奶、乳酪等乳製品斷掉一、兩個禮拜看看,看是否有改善。

實驗二
已有骨質疏症的朋友不妨將肉、蛋、乳製品停時一段時間,再去給醫生檢查,看自己的骨質是否含有較多的鈣質。可以自己去打破骨質疏鬆症無法治癒的迷思。


(布魯西說:本文來源來自一位抗癌成功的醫師--梅襄陽醫師,同時,<<鈣的聖經>>逆鈣論、全美首席腸胃科醫師--新谷弘實、國內生機飲食專家--歐陽英老師也都倡導同樣的理論,另外,布希、柯林頓總統的經濟顧問--保羅.皮爾澤Paul Zane Pilzer也觀察到,政府的無知及補助,加上乳製品業者的長期行銷手法讓我們根深蒂固地相信牛奶可以預防骨質疏鬆,但牛奶造成過敏、漲氣、便秘、肥胖、心血管疾病、癌症、骨質疏鬆卻是不爭的事實。)

糖尿病的營養補充

糖尿病的營養補充
本文來源為劉宣宏營養師所有,僅供健康資訊交流。

糖尿病是一種慢性、長期的血糖過高症。主要的特徵是身體組織細胞對醣類的利用能力減低,同時脂肪及蛋白質的代謝也隨之受影響。糖尿病患者,後期有三大併發症,包括:視網膜病變、腎臟病變與神經病變。
身為一個營養師,在輔導患者做飲食規劃時,首要目標是讓病人將其血糖值控制在標準的範圍內。醣類的攝取和胰島素之間的平衡協調,是最大的挑戰也是決勝的關鍵所在。
多年的經驗發現,臨床上常用的「飲食調整」方式,在現實生活中有其困難性存在。病患經常在出院後失去營養師的監督,或因工作、生活方式的習慣問題,或飲食上無法做正確的選擇,以至於「飲食調整」的效果無法持續維持。
因此筆者參考歐美民眾使用營養補充品的方式以及工作上的經驗,提出一些配合使用營養補充品的建議,供大家做參考。而這些建議,其實不外乎是根據糖尿病的特徵與可能的併發症,來作為選擇營養補充品的依據。相信是比較具有學理且客觀的方式,並且可事先預防併發症的產生。


糖尿病的營養補充

1.
抗氧化產品:由於糖尿病患者血糖代謝不良,容易造成細胞傷害,甚至包括神經細胞。而對細胞直接構成損傷的罪魁禍首就是自由基。自由基是代謝過程所產生的過氧化廢物,它像是一顆顆橫衝直撞的子彈,到處破壞人體細胞。消滅自由基的唯一利器就是抗氧化劑,常見的產品有OPC維他命C、維他命E等。由於效果顯著,所以一直是營養補充品中的熱門商品。

2.
魚油 魚油富含DHAEPADHA在視網膜細胞的含量高達50%~60%,腦細胞中也佔20%,所以可以預防視網膜的病變和白內障的形成;DHA EPA皆可降低血液中的中性脂肪,可以預防動脈硬化和心血管疾病,另外DHA也可以促進胰臟的機能,使得胰島素的分泌和作用趨於正常,達到節制胰島素、降低血糖的目的。最新的研究更指出EPA對於腎臟的通透性,有正面的幫助

3.
卵磷脂(lecithin) 由於糖尿病容易導致高膽固醇、高三酸甘油脂,使之積存於動脈管壁,造成動脈硬化。根據一些研究報告指出,卵磷脂可將積存在血管壁上的脂肪、膽固醇帶走,真正的原理尚不清楚,但可能是卵磷脂有增加動脈血管壁之膽固醇水解酵素(cholesterol esterase)的活性,進而分解血中膽固醇,因此獲得「血管清道夫」的雅號。由於具有使血管健康的功效因此對促進血管循環也有效用。

4.
膳食纖維水溶性膳食纖維 可以減少小腸對於糖與脂肪的吸收、降低胃的排空,進而控制飯後血糖上升的速度,並減低心血管相關疾病的併發症發生。非水溶性纖維,能減少小腸對於膽酸的再 吸收,增加脂肪和膽固醇的排除,故能使血膽固醇、壞的膽固醇(低密度膽蛋白,LDL)降低,好的膽固醇(高密度膽蛋白,HDL)增加。一般的蔬菜水果中含豐富纖維質,小麥麩、燕麥麩、蘋果膠、洋車前種皮粉蘆薈等,也都是良好的植物性纖維來源。

5.
甲殼質:糖尿病人因血糖不易為人體所利用,而容易轉成三酸甘油酯存在循環系統中造成負擔。因此除了血糖的控制之外,三酸甘油酯的監控也很重要。新興的動物性纖維質-甲殼質 (chitosan一般翻譯為幾丁聚醣) 近年來成為一熱門商品。其帶正電、不為人體腸道吸收的特性,可有效吸附帶負電的脂肪,阻斷脂肪分解酵素的作用,並形成糞便成分排出體外。因此可有效降低飲 食中過量攝取的脂肪與膽固醇,進而降低血液循環系統中的血膽固醇與三酸甘油酯。而甲殼質離子吸附的特性,也可使飲食中的鹽分附著於其 上,間接減緩血壓上升的狀況。這對患有高血壓併發症的糖尿病人而言,有莫大的幫助。

6.
啤酒酵母粉(brewer's yeast):啤酒酵母粉含有天然來源的維他命B,以及重要的礦物質成分「鉻」。鉻為構成胰島素的必要元素,藉由補充啤酒酵母粉,將可提供足夠的營養當作原料,使胰島素分泌較為正常。

7.
山桑子(bilberry):糖尿病人因血糖不穩定,時常會造成眼睛視網膜的傷害,嚴重者很容易走上失明的不歸路。由於山桑子 助於紓解廣泛的眼睛問題,其中包括了視網膜的退化、夜盲症、晝盲症、近視和色素性視網膜炎等疾病,因此增加了學者對它的研究興趣。山桑子能強化眼球骨膠質 並降低眼球壓力,對於那些有糖尿病性視網膜症病人的改善,效果特別顯著。此外,山桑子可幫助眼部的血液循環和改善其對焦的能力,並可促進良好視力所必須的 視紫質的再生。

8.
大蒜(garlic):大蒜具降低血壓的效力,也可降低三酸甘油脂和膽固醇的含量,對糖尿病的慢性併發症有預防改善的效應。

9.
銀杏(ginkgo biloba):由於糖尿病的神經病變會導致神經傳導速率減緩,補充銀杏可增進神經傳遞速度,也能幫助改善記憶力的喪失、頭暈和耳鳴,並且可使腦部利用氧和葡萄糖的能力更好。

Google
 

Yahoo!奇摩健康新聞

Google 健康新聞